已長期移居洛杉磯主力在荷里活發展演藝事業的吳彥祖(Daniel Wu),在之前疫情那幾年間突然非常專注地投入賽[.....]
The post 吳彥祖 賽車手之路<br/>Honda Civic Type R FL5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Words: Joel Leung / Pictures: Sunny Lau@whatasunnyday / Wardrobe: Fendi / Styling: Nic C / Hair Styling: Alex Leung@Salon Nova / Make-up: Puipuifc / Special Thanks: Auto Racing Parts for the beautiful FL5
尤記得在年頭TopGear Awards頒獎典禮暨周年派對上,吳彥祖曾越洋致賀並承諾盡快回港和TG合作。通關後半年,這位真漢子說得出做得到,暌違四年多首次回港,便二話不說和我們約定拍攝訪問及擔任TG首個Digital Cover封面人物。
近年已全情投入賽車運動的Daniel,對於許多時尚或娛樂新聞媒體的訪問邀約,他大部份都一一婉拒,難得他以私人放假性質回港都「找數」幫我們做拍攝訪問,TG實在受寵若驚。不過Daniel在拍攝前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如果我們會找來一部汽車和他一起拍攝的話,那部車最好是本田Civic Type R最新的FL5(為何他會有這個特別要求?下文將會交待)。
原本這個要求毫不為難,雖然FL5在香港的數量不多,但要商借一部回來作拍攝之用,以TG的動員力來說只是小菜一碟。不過好衰唔衰,拍攝當天撞正颱風泰利襲港,在八號風球高懸下汽車沒有保險,如何說服人家新簇簇的FL5在橫風橫雨下開出來借給你拍攝,難度便即時三級跳。最後,雖然無法把FL5開到外面進行實際路試,但好歹也讓吳彥祖與FL5合拍了一輯型到不行的造型照。
好吧,要開估了,為什麼Daniel要指定找來FL5合照呢?那就要先從他如何學習成為一名賽車手談起。已移居美國的Daniel,因為疫情令到大部份演藝工作都停擺,於是他便趁著難得的空閒重拾兒時的跑車夢。最初只是為了消磨時間,但後來身邊有愈來愈多從賽車場上認識的朋友,鼓勵他不妨嘗試參與業餘的賽事,於是他便膽粗粗的開始鑽研起駕駛技術,學習成為一名賽車手。
2021年,他小試牛刀參加了法拉利Corso Pilota駕駛學校的課程,由最初階的F8 Tributo,再逐一升級最後挑戰488 Challenge Evo,以高達286km/h的時速在著名的美國佛羅里達州Daytona賽道上飛馳。
在領教過專為比賽而設的跑車魅力後,Daniel便一發不可收拾深深被賽車運動吸引。2022年,他參加了HPD GT3 Driver Academy,那是本田在美國成立的賽車手培訓機構,期間他深入了解到賽車運動的全貌,除了鍛鍊駕駛技術,他還要學習包括賽車機械基本知識、入pit的策略、如何管理燃油和輪胎消耗、與工程師及團隊的溝通等等課題。在這個賽車手培訓課程裡,Daniel駕駛的戰車除了「大會指定」的NSX GT3 EVO,便是由HPD(Honda Performance Development)生產的Civic Type R TC。
事實上,Civic Type R在吳彥祖育成賽車手之路上,佔據著一個重要的地位。他曾先後兩次參加美國全國汽車運動聯合會(NASA)舉辦的25 Hours of Thunderhill長途耐力賽,駕駛的戰車就是由Civic Type R改裝而成的「Christine」(Daniel以Stephen King著名驚悚小說中那恐怖汽車來命名)。今年9月,他亦將會在中國東風本田的邀請下,駕駛Civic Type R TC最新代的FL5,參與CTCC超級杯(TCR China)上海國際賽車場站的比賽;而這亦會是他首次以廠隊正規車手的身份參賽,對Daniel依然只屬起步階段的賽車生涯來說,這算是一次巨大的飛躍。
在此祝願Daniel於即將舉行的上海CTCC超級杯上能取得驕人的成績,而我們TopGear亦會緊貼Daniel的賽車團隊,作出最貼身的備戰及比賽直擊報導,大家請密切留意。
至於Daniel的更詳盡訪問內容,包括他談及自己在賽道上的駕駛風格、他最喜歡的F1賽車手、由演員轉型賽車手有何優勢、賽車如何有助演技、因何與《狂野時速》電影系列的姜成鎬合作創立潮牌Student Driver,以及他如何以Paul Newman作為奮鬥對象等,請到我們的YouTube頻道(@topgearhongkong)觀看精彩的訪問影片。
Honda Civic Type R FL5(日本版)
引擎:1,996cc直四VTEC Turbo
馬力:329匹
扭力:42.9kgm
傳動:前輪驅動 6前速手動
0-100km/h:5.4秒
極速︰277km/h
重量︰1,429kg
The post 吳彥祖 賽車手之路<br/>Honda Civic Type R FL5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接下來很多年它們還會繼續陪伴你踏遍萬水千山 Words: Craig Jamieson / Translati[.....]
The post 10部行到50萬公里的車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Words: Craig Jamieson / Translation: 龍慶祥
坦白說,只要你願意無限量地投入金錢作維修保養,零件壞一件換一件,基本上所有汽車都能行駛五十萬公里。只是這樣做的話,到了某一刻你會開始懷疑它是不是自己當初擁有的那一輛,還是將所有換下來的舊零件組裝起來,才是陪伴你在人生道路上馳騁多年的愛駒?霎時間彷彿墮進了「忒修斯之船」的哲學悖論。
這當然不是我們的初心,相信你和我都認同,當上修車店的頭號VIP客戶並不是一件風光和值得高興的事,以下介紹的車型都無需閣下準備一整輛新車的零件都能跑上五十萬公里。
誠然,要一輛車跑超過五十萬公里並非易事,車主錫車不能單靠口講,要身體力行小心駕駛,勤力保養,並注重各項細節。這裏給大一家一個貼士,但凡被Stig仔開過的車你千萬不要買,經歷過這般蹂躪的引擎能跑到十六萬公里已經偷笑了。
從下列名單你會發現很多都是日本車,大家無需納悶,儘管豐田和本田佔上風,但不至於全部都是他們的天下,我們也有來自德國、美國和瑞典的代表。
The post 10部行到50萬公里的車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Honda Civic來到第二代,亦即是1979年推出,直至1983年為止的這一代本田思域。 H[.....]
The post Honda Civic (1980)</BR>美好的八十年代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Honda稱第二代Civic為Super Civic,為何「Super」?除了因為它配備本田驚人的CVCC引擎,車廂空間、實用性和舒服性大幅提升也是原因之一。正好80年代也是香港的黃金歲月,市民生活水平上升,購買汽車成為小康生活的象徵,而Honda Civic便是其中熱門型號。
按此可重溫Honda Civic RS試車影片。
The post Honda Civic (1980)</BR>美好的八十年代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Honda Civic車系今天已在香港消失,想當年它是拯救本田四輪車業務的明星。 WORDS: EDMOND [.....]
The post Honda Civic RS<br/>本田大救星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WORDS: EDMOND LAU / PICTURES: EDMOND LAU & VIEDO TEAM / 鳴謝:光棍會
我們向朋友借來1975年的Honda Civic RS,拍攝一輯影片,大家可以在我們的YouTube頻道看到。因為拍攝這影片,不得不重溫一次本田的歷史。本田宗一郎確實是非凡人物,沒有工程學歷背景,卻憑自學和進修,創辦了本田這個牌子。從開始時善用戰後剩餘物資製作引擎驅動的單車,到後來電單車事業如日中天。之後,開拓四輪車業務,卻不是一帆風順,早期都是在造小車,用的是電單車引擎,到後來投資愈來愈大。本田宗一郎的眼光、固執和信念,當然是本田成功的要素,但也是一些事件的失敗源頭。就好像當年本田進軍F1賽車,他堅持整部車都要用自家製零部件,車隊經理卻堅持要用當時一級方程式賽車都用的化油器,兩人最終大吵,而本田F1雖有速度,卻經常因故障退賽,最終車隊經理差不多是以死相諫之下,用了其他廠家的化油器,馬上拿得了名次。
TopGear YouTube頻道:https://bit.ly/2Xun6RY
同樣地,在Civic出現之前,本田的N360和H1300都是投資甚大的車型,卻因為太過堅持工程要點而忽略消費者的心態,生產成本昂貴之餘,亦令車輛常有一些消費者不喜歡的地方。Civic在開發階段,本田董事會已有建議,若這型號的銷量仍然不行,本田應該考慮退出四輪車市場。就在開發這車時,本田宗一郎已不常參與車廠的日常運作,但因為他是創辦人,是神一樣的地位,所以很多事情還是會向他「滙報」,特別是工程設計的工作,他是最感興趣的。開發Civic的工作,是關乎到本田四輪車的存亡,所以負責的總工程師十分小心,更大膽地起用兩組工程師同時構思Civic的設計,一組是年輕工程師,另一組是四十歲左右的工程師,出奇地兩組工程師團隊出來的想法十分接近,前輪帶動、揭背車型,迎合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日本中產階層冒起。總工程師在整個開發過程中,有點刻意避開本田宗一郎,但來到最後階段,還是要見董事局的。Civic的後懸掛設計是全獨立懸掛,但他深知本田宗一郎很堅持後軸用非獨立懸掛,因為剛性高、生產簡便、效果也很好。在會議中,宗一郎果然對這設計嗤之以鼻,工程師據理力爭,但面對的是車廠「神」一樣的人物,最終車廠的第二把交椅人物河島喜好(他是接替宗一郎的本田第二任社長),說了一句,既然他堅持這是最好的設計,不如讓他放膽去做一次。本田宗一郎還是似不太相信,只拋出一句:你便去試試看罷。
結果,Civic推出後大賣,因為設計迎合到當時年輕家庭的需要,車身輕,馬力足,乘坐空間也很好。到後來,推出了CVCC引擎,可以使用有鉛或無鉛汽油,更毋需催化器,正值那時候美國和日本政府都嚴厲要求汽車減低排放,以改善城市的空氣質素,Civic的CVCC型號在美國大賣,加上耗油量確實低,口碑十分好,新車銷量更好。此外,這技術更被多間車廠看中,紛紛要求同本田合作,當中包括豐田。事實上,本田宗一郎在1973已退休(六十七歲),但他仍然十分緊張車廠的事情,有一件事還是值得一寫的,就是當時的本田最高管理層的要員,曾不諱言地問宗一郎:「你想繼續擔任本田的主席,還是做本田的工程師?」宗一郎想了一想,回答「主席」。自此,他真的站在一個較為抽離點的位置了。當他正式退休時,他更花了很長時間,巡迴日本全國所有本田代理商,向他們的所有員工道別。網站上有一段他向員工道歉的影片,他說自己令他們有過不好受的日子。看得人笑中有淚。
說完了Civic如何成為本田四輪車的救星,我們回到這車。向朋友借來的這部Civic RS,是他早年在日本買回來,當時的狀態已十分好,不用怎樣打理,他只把原本裝在前緩撞桿的外加式霧燈拆去,因為他覺得那不是太原裝。買了幾年,他一有空便會開出去跑跑,機件問題不多,唯獨是車身出現點點銹蝕,這也是早期本田汽車常有的問題。事實上,造Civic時,工程師的目標是車身一定要輕,所以車身鋼材比同時期的日本車薄了一點點。如果看1972年推出的普通版Civic,配1.2公升54匹四汽缸引擎,車重只有六百多公斤,至於今次試的RS版,馬力是76匹,極速達160km/h(都幾難想像的),比普通版多了15km/h,但重量稍增加至705kg,比起第一代Lotus Elise重6kg。重量提升,是因為RS版改用了雙化油器,活瓣凸輪角度改了,還有排氣和活塞都做了點改動,另一重要改變是波箱,由普通版的四前速改為五前速。不得不提的,是RS這個叫號,它並不是我們現今認識的高性能、輕量化,RS在那時候的Civic裏,意思是「Road Sailing」,即是跑得輕鬆自在點,速度高一點。而且,這車的生產只在1974至1975之間,生產了兩萬部左右。所以,就算在今天的日本,這車的叫價並不便宜,三十萬多港元左右。
行車里程統計錶在車頂,加上車廂燈,整個設計就似飛機。
四十多年後再試這車,沒想到這副引擎的反應還是有點衝勁,馬力雖不大,但放在那麼輕的車身上,七、八十公里的車速可謂輕而易舉,這實在是我意想不到的。只是用化油器的車,要經常清洗和調校,再加上它都有四十多歲,試車當日總覺得它輕微窒油,不是大問題,洗洗調調便沒事。當引擎愈往高轉,到達五千多的時候,我確實未想到它還是那麼有力、那麼勇於往上衝。另一個意外驚喜,是懸掛的表現,在山路上來回跑了兩次,這Civic RS的road holding比我想像的要強,浮下浮下的懸掛卻能有效把輪胎壓在路上,而且能經常保持到最大的contact patch,我當然開得不會很快,但已經感覺到這車的懸掛設計「有料到」。老實說,它雖叫RS,但仍然是很平民的用車,我沒要求它有很強性能,它不是跑車,但以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平民車來看,這種road holding效果,我相信在那個年代很討人歡心,簡直是driver’s hatch的代表作。
我在直路上踩住高轉速經過,借車的朋友和同事們都說,沒想到它還有那麼動人的叫聲,我在車內反而只覺引擎和排氣聲很大,速度不是重點了,開着一部七十年代的本田車,還要是那麼具代表性的Civic,比我年紀更大的人,看到這車,一定記得美好的七十年代,記得這車。在新界開着這車走來走去,就算在郊區偶然遇到陌生中年人,他們都忍不住同我們聊聊這車。香港本田代理曾經發售過第一代Civic,也是香港經濟起飛,不少人開始有能力買車的時代。我開着這車,感觸良多,它是今天罕有的古董車,更重要是它能勾起像我這種年紀的人很多的回憶,不一定直接跟Civic有關,卻是那時代生活的零碎回憶,那時候的天台學校,街邊的小販檔,沙塵滾滾的波地,那是個生活還未算很富裕,卻是無憂而有憧憬的年代。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20年1月 第136期
1975 Honda Civic RS規格 引擎:1,169c.c. 四汽缸OHC 馬力:76匹/6,000rpm 扭力:10.3kgm/4,000rpm 傳動:前輪驅動 5前速棍波 極速:160km/h 重量:705kg 體積:3,650 x 1,505 x 1,320mm
The post Honda Civic RS<br/>本田大救星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香港人似乎對Type R都情有獨鍾,每次講Type R反應都很熱烈,所以TG有理由相信這兩部應該也不例外。 英[.....]
The post 兩部取向完全不同的<br/>one-off Honda FK8 Type R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英國本田看來是出現了幻覺,對已經挺快,有隻大尾翼的FK8 Type R 320匹馬力的驚嚇程度不是很滿足,所以打造了兩部特別的one-off版FK8。前兩日,在2017年創下紐布靈最快頭轆車這個地位被雷諾Megane RS Trophy-R奪去,看來本田對此事耿耿於懷。
先介紹這一部比較認真的街車。這部為求輕量化而改裝的FK8是由Team Dynamics Motorsport所打造,他們是誰?就是英國Touring Car Team的幕後功臣。
在動力系統方面,這部one-off裝上新的行車電腦、排氣系統,intercooler和進氣系統,讓這部車的馬力提升到406匹,扭力亦增加至51kgm。除此之外,制動系統和懸掛都經過更新,更換上19吋的輕量化輪圈和四條超咬地的Dunlop賽道輪胎。所有的改裝目的都是為了輕量化,讓它成為一部在公路上合法行駛的小賽車。
另一部看上去可能比較瘋狂,叫Type R OveRland,由 Ralph Hosier Engineering改裝而成。簡單來說就是一部拉力的Type R,是史上第一部,它的離地據比普通的FK8增加了超過10厘米,配上越野胎,參加WCR應該都可以。由於這部車還沒打造完成,所以它的詳細數據還不清楚,TG很有興趣想知道它到底會有多瘋狂!
The post 兩部取向完全不同的<br/>one-off Honda FK8 Type R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本田計劃於2025年前推行歐洲車電動化,估計Type R亦不例外。 本田在日內瓦車展宣佈將加快電動化計劃步伐,[.....]
The post Honda Civic Type R<br/>新一代好可能行混能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本田在日內瓦車展宣佈將加快電動化計劃步伐,目標是在2025年前把所有旗下歐洲車電動化,即推出混能或電動版本。根據PistonHeads的報導, E prototype項目經理Kohei Hitomi表示,本田考慮過把Civic Type R造成電動車,不過計劃已擱置,因Type R講求的是操控和駕駛感,並非單純以電力代替汽油那麼簡單,那不是Type R應有的發展方向……如此推斷,新一代Honda Civic Type R將於2021年推出,預計將會搭載NSX般的混能系統,而非行純電。睇返Honda NSX,其混能系統結合3.5 V6雙turbo引擎和三個電動摩打,總輸出為573bhp。當然,Type R的power沒NSX那麼大,以今代舉例,2.0引擎配電動摩打,就做出0-100km/h 5.8秒的成績。Hitomi說:「當初我們說Type R用turbo,大家都投訴,現在大家都接受了,我相信電動化也是同一道理。大家喜歡Type R,是因為它的駕駛體驗。我們必須做的,是加強這種Type R駕駛體驗,同時不失Type R個性。」所以呢,現時也沒有官方定案,不過感覺上也勢在必行。又或者,Type R有可能經歷更大的變化,例如是……電動加四驅?
The post Honda Civic Type R<br/>新一代好可能行混能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上星期TG收到一個很傷心的消息,就是Audi宣佈將會在2019年停止供應美國所有棍波型號(其實現時美國只有A4[.....]
]]>仍然保留尾驅佈局的寶馬1系,剛剛代理引入了一批120i Manual M Sport Edition棍波版,配2.0引擎已經有184匹,雖然不是甚麼強勁型號,但包保好玩。
寶馬M2以及更強勁的M2 Competition,仍然可以選擇6速棍波型號(有自動補油功能),M2車身嬌小本身已靈活又好玩,M2 Competition改用M4引擎,410匹馬力應該超快。
天生只有棍波型號供應,Focus RS明顯是針對hardcore駕駛人士而設計,350匹馬力兼屬四驅佈局,是Ford近年誠意之作。
同樣只有棍波的Civic Type-R,來到FK8真正回歸Civic底盤,車尾改用雙搖臂懸掛車尾穩定了不少,而且坐得更加舒服。值得一提它加入了自動補油功能,可以懶一點去拖波了。
本田代理趁Jazz facelift時,特別引入了30架棍波版Jazz RS,問過代理棍波版仍然可以與他們聯絡,如果有一定數量訂單,會考慮再次引入。
SUV選擇花多眼亂,但如要選擇棍波SUV,Kia Stonic這架小型crossover便是「the one and the only one」。它配1.0公升直三turbo引擎,波箱竟是6速貨色,真心有heart!
蓮花當然有棍波啦,入門有220匹嘅Elise Sport,車重只有845kg,雖然爽快感覺未至於好刺激,但原始感已勝於一切,單論操控其實已經好好玩。
想再好玩少少又有更多速度感,便要選擇Exige了。入門Exige 350已備有3.5公升V6引擎,馬力達345匹,重量稍為高一點,也只是1,125kg,配6速棍波0-100km/h只需3.7秒,駕駛者需要多點技術。
車身稍為大一點兼有2+2座位的Evora,入門的Evora 400顧名思義有400匹馬力,它有棍波及自動波選擇,但請放心選擇棍波,Evora本身已是最舒適的蓮花,若再選自動波,那請不如別選蓮花吧。
今代MX-5回歸輕盈一族,當然要揀架棍波版先至是perfect match,棍波板仲有Bilstein吸震筒,還考慮自動波?其後facelift版更會把馬力提升至181匹,是不是相當吸引?
其實Mini現時所有型號都可以special order棍波版本,小至三門Mini Hatch、大至Countryman都可以,之不過你要等佢坐船過來。如果落showroom訂車,不妨問問sales同事要多久。
保時捷都有部份車款可以訂棍波型號,當然911都有份,無論911 Carrera、Carrera T、911 Targa及911 GT3都可以訂棍波型號,個自動補油功能真係可以令棍波新手變身成車手。至於911 Turbo、Turbo S、GT3 RS、GT2 RS就只有PDK自動波選擇了。
強調平衡操控性能的中置引擎保時捷718型號,不論開篷Boxster抑或硬頂Cayman都可以訂棍波型號,正呀正呀!
成為近期熱話之作的Suzuki Jimny,樣靚不在話下,有真正越野性能才叫人最興奮。代理表示行貨Jimny會提供棍波型號,難怪showroom未有樣版車已經收到大量訂單。
K-Car實為Suzuki拿手之作,而旗下港版的Every Van的骰小貨車,代理表示也有棍波選擇。TG覺得細公司用佢做公司車都幾好,而懂得駕駛棍波的員工,老闆也要好好珍惜。
富士的WRX型號之中,頂級的WRX STI只有棍波選擇,難掩其天生熱血的個性。小改款的WRX STI在懸掛上花了不少功夫在舒適度,配合拿手的四驅系統,其實操控並不困難,誰說掃把佬的棍波車一定是狂野暴躁?
跟豐田86是孖生兄弟的富士BRZ,也與86同樣提供了6速棍波型號選擇。可是豐田代理表示86已經停售,所以只有富士的BRZ仍然供應香港。
加入4Control四輪轉向的新一代Renault Megane RS即將抵港,但已知輸港RS普通版只配EDC自動波,而棍波版只會隨Throphy版附上,但Throphy版抵港時間仍未確定。
]]>對,你沒有眼花,這是266km/h的本田Civic Type R農夫車。廠方表示它是只此一次的turbo概念車[.....]
The post Type R農夫車來真的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這是一部無花無假的本田Civic Type R農夫車!廠方稱之為Project P,由本田史雲頓產品工程部門廠房製造,相信是悶爆人員搞出來的精心傑作。他們利用一部預產Type R,然後幾乎移除所有位於B柱打後的東西,當然包括尾門、尾座,以及半個車頂。尾翼得以倖存。動力、懸掛和波箱系統全部沿用標準版Civic Type R。這意味着,頭冚下是2公升turbo引擎,輸出316bhp馬力和40.8kgm扭力。中央是廣受車迷喜愛的6速手動波箱,下方是配備Comfort、Sport和+R模式的懸掛系統。本田預料Project P可做到0-100km/加速少於6秒,極速可達266km/h左右。
當然,本田沒有計劃生產Project P,不過我們得悉本田或會帶它到紐布靈跑圈,看看能否成為最快頭轆農夫車――它似乎就是為此而生吧。
The post Type R農夫車來真的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我們一起重溫一下紐布靈賽道最速王者如何成為經典。去片! 最快量產車:Porsche 911 GT2 RS(6:[.....]
The post 紐布靈圈速最快的王者們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2017年10月,保時捷以691bhp、340km/h的最強量產車911 GT2 RS出擊,由紐布靈賽道專家Lars Kern成功擊敗同門紀錄保持者918 Spyder,打破量產車圈速紀錄。英國勒芒冠軍車手Nick Tandy當時跑了幾圈,亦獲得相近佳績,證明GT2 RS的表現相當穩陣。
賽車隊Lanzante只造過五部LM,它們的空氣力學表現甚至比標準版麥拿侖P1和P1 GTR更佳,配備3.8至4公升twin turbo V8引擎,輸出超過1,000bhp,而它們卻是目前最輕的P1,更重要是P1是合法汽車(P1 GTR道路版),Lazante曾自豪地由紐布靈駕駛LM回英國老家呢。
這位車壇新星表現不錯吧?來自中國的初創公司NextEV先以電動車跑出7:05圈速,再於2017年5月破自己紀錄,跑出6:45.9的成績。
這個嘛,很有爭議性呢。積架Project 8無疑是一部很快的跑車。它擁有硬朗輕身版的XE身軀,搭載F-Type SVR的四驅傳動系統,輸出592bhp,不過它目前只是原型車。積架形容這7:21.2圈速是「有生產意向」之四門房車的表現。那麼……怎麼把它歸類好呢?聽起來好像有點奸茅喎老友……
愛快深知Giulia QV要從四門房車圈速紀錄退下來,於是改而以換上SUV裝束的Stelvio跑圈,得出7:51.7成績,取代保時捷Cayenne以SUV姿態稱霸紐布靈。
惡形惡相的Civic Type R又一年再一次跑出好成績。不過老實說,以本田在紐布靈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新Civic的強大空氣力學裝置造出的下壓力,它沒有打破紀錄才怪。
2017年3月,林寶堅尼發表略為輕身、略為強大的Huracan,當時它沒有甚麼落track勇鬥的紀錄,怎知一落場就跑出了6:52.01的超快成績,當堂震驚全球,大家都驚訝何解一部比紀錄保持者少幾百匹馬力的跑車可以跑出快5秒的佳績,更因此惹來造假出千疑雲……
話說回來,今年誰會穩坐紐布靈皇座?
The post 紐布靈圈速最快的王者們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這部闊面Civic Type R難道是特別追加版? 各位現役FK9朋友請注意,新版本Civic TypeR 悄[.....]
The post 拉闊Civic Type R?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各位現役FK9朋友請注意,新版本Civic TypeR 悄悄出場。不過並非特別追加版,而是本田用於出戰今年BTCC的落場版,現於西班牙Castelloli試車中,並將由Matt Neal同Dan Cammish策騎。官方未有發放改裝詳細資料,卻不難見到拉闊的前後輪跨距、頗大幅度的後輪負傾角及超大尾翼。且看此頭驅戰車會否在紐布靈之外再有好成績,在此之前各位也請留意在香港會否遇上MKTCC的旺角特別改裝版。
The post 拉闊Civic Type R?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