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éirling豈止是車,更是一場技術革命,大家扣好安全帶見識一下其絕世輕功吧。
這東西不是車,根本就是作弊外掛嘛。」TG收音師Andrei低聲說道。他是我們之中唯一有口能言的人,其他人看着這東西絕塵而去化作遠處外的藍色小斑點時莫不張口結舌。
世人普遍認為當今汽車設計再也沒有革命可言,一切只會逐漸改進,譬如稍為增加動力、下壓力、極速或抓着力,總之就是漸漸演化。呸呸呸,這種想法其實大錯特錯。講究激進改革嗎?歡迎來到風扇大時代。
我自問從未見過或體驗過McMurtry Spéirling這樣的東西,亦從未開過比之快的汽車,無論路直路彎皆然。McMurtry創造了一件將直路加速賽車之加速性能和F1賽車之彎路性能集於一身的機器,低速彎的表現甚至更勝F1賽車。那種實際上將低速彎變成高速彎的本領豈止前無古人,更有可能後無來者。
可是這天在Hammerhead就是發生了這種奇事。大家都知道Hammerhead是TG校場彎速最低的彎角,猛烈煞車後需要向左一掠繼而通過又長又急的右彎,如今這個彎在Spéirling腳下卻儼如Scalextric模型車的軌道。我也許不應該在場觀看Max Chilton為這部縮水蝙蝠車熱身,因為這部車實在太匪夷所思,速度之快居然令我只能見到一個模糊身影一掠而過。望着它捲起狀如鴙雞尾的塵頭時,腦海唯一浮現的想法就是「這叫我怎生做得到啊」。滿腹疑惑的人亦非只有在下一個,其他TG成員在Chilton親身示範後,都暗自懷疑「攝錄機或相機有辦法捕捉移動速度這麼快的東西嗎」。
我們都看過Spéirling刷新Goodwood登山紀錄的YouTube短片,而且想必至少看了兩遍。因為看第一遍時,大家一定以為誤將播放速度調校到1.5倍。39.08秒!?有冇搞錯呀?何況創下這個紀錄的是上一代Spéirling,新一代的Spéirling Pure只會比之更快。以下不妨提供一些資料方便大家理解這部車有多快:Spéirling的Goodwood攻頂時間比任何F1賽車都要快上2.5秒,並以1秒之差拋離Goodwood榜上排名第二的福士ID.R Pikes Peak。
ID.R Pikes Peak是我有幸開過的另一部登山快車,在彎路形成的離心力曾經令我進入G-LOC狀態。戰鬥機師之所以穿上抗荷衣,就是為了避免墮進這種昏迷狀態。準備駕駛Spéirling期間,我不禁想起ID.R Pikes Peak,因為那次經歷實在太刻骨銘心。原因並不限於那股鋪天蓋地的抓着力,還因為它在起步一刻居然可以令四條賽胎齊齊打滑。後來僅靠後輪驅動的McMurtry卻發揮出更驚人的起跑速度,而且輪胎完全沒有擦地生煙,當中到底有何玄機呢?
Spéirling的秘密在於分開風阻和下壓力。傳統賽車通常按照下壓力愈大風阻愈大的原則來設計,風阻大則會導致油耗上升、加速性能受到更大掣肘等等問題。最理想當然是有強大下壓力提升抓着力,同時又沒有風阻構成拖累。這個正是F1空氣動力設計的關鍵課題。賽車用抽氣扇並非新鮮事,大家還記得Gordon Murray的伯拉咸BT46B嗎?這款賽車幾乎獨霸天下,所以很快便受到排擠,自此fans便絕跡F1江湖(此fans並非搖旗吶喊的粉絲,而是會轉動扇葉的那一種)。不過物理並沒有因此改變,有關技術直到今天依然管用。那麼這種技術可以用於街車嗎?須知這些風扇的作用在於產生吸力,意即必須有東西讓它們吸附才能發揮吸力。考慮到一般道路會出現坑渠蓋和滿載鬆散碎石的坑洞,大家不難想像吸附作用會大受限制,不信就問問小山士吧。
既然禁用於賽車,用於街車又不切實際,該怎生運用這股神奇力量呢?答案就是等待專攻賽道的特級超跑自成一派蔚然成風。首先,Spéirling非常矮細,離地距與1960年代F1賽車差不多,設計旨在盡量縮小車身劃破空氣時形成的窟窿。一旦刪去下潛翼片等等人有我有的整流武裝,它的造型會馬上變得沒有那麼霸道,甚至顯得有點趣致。要是沒有傳統尾翼加身,你甚至會以為它是福士XL1之類用於驗證空氣動力效率的實驗品。順帶一提,Spéirling本來沒有這隻大尾翼,只不過為了將抓着力的中心點移向後方才有此安排,作用在於營造友善的轉向不足傾向而不是嚇煞人的轉向過多。
廠方禁止我窺看內裏玄機,因為Spéirling雖有十六項設計已獲批專利,但仍有好些設計有待批核,當中又以裙邊四周(尤其是那些跟地面耳鬢廝磨的薄膜)和過濾系統使用的技術最敏感。畢竟Spéirling基本上就是一個沒有隔塵袋的大型自走式吸塵機。
用手膝撐地仔細探看,我發現駕駛席正下方有一塊補丁,面積與車底接觸地面的部分大小相若。坐在車上的McMurtry行政總裁Thomas Yates告訴我(Thomas跟許多McMurtry同事一樣曾經任職F1工程師),一左一右通過車底兩旁的氣槽能夠過濾掉兩側氣流捲來的沙礫、樹枝、落葉或碎石,然後機關槍掃射一樣經由車尾工整細小的排氣口將這些雜物排出。兩把抽氣扇在車上發揮的作用,可以說比那兩個藏在車手背後轉速可達23,000rpm的後驅電動摩打更為重要。因為光是開動這些風扇,Spéirling已經可以在靜止狀態下吸附於天花板。
竅妙就在於Spéirling任何時候都可以產生足以承受3G加速的下壓力(無論加速力作用於哪一方向)。須知靠翼片產生下壓力的汽車一旦開始側滑或打轉,氣流便無法按照設計師原意通過整流面,車頭車尾逆位的話,更會反過來形成後果不堪設想的上升力。反觀Spéirling,廠方告訴我的拆解方法是「一腳釘死煞車踏板,就可以在兩個車身長度的距離內停下來」。
無論如何,我還是因為這部車的江湖聲譽和激進技術而感到畏懼。穿上那套露出多條電線和接頭的賽車服,我覺得自己好似正在前往發射台的太空人,忍不住思潮起伏想像接下來會發生甚麼事,但搲破頭皮還是毫無頭緒。
我倒是沒有想過會開懷大笑,結果卻發現這部車真的很痛快。用不着多久我便適應了那些強大作用力,繼而發覺自己一邊嘻哈大笑,一邊用110km/h以上速度直搗通常只會用80km/h進入的Chicago彎。我花了好些時間才搞清楚情況,部分原因是這部車實在太異常,大大超出了我曾經見識的境界,以往累積的試車經驗大致上竟已變得無關痛癢。另一個原因是Spéirling的尺寸、重量、懸掛和轉向都令人胸有成竹。不過這幾方面之所以令人信心大壯,關鍵還是在於那股一以貫之的下壓力。
因為像我這樣的業餘車手,其實很難準確掌握自己距離常規下壓力的極限還有多遠。雖然知道車速愈高,下壓力會愈強,可是自己到底處於這條曲線的哪一個位置呢?應該再加把勁提高下壓力嗎?結果會適得其反嗎?煞車導致下壓力減退的話又會發生甚麼事呢?車輪會驟然鎖死嗎?鎖死的話又會有甚麼現眼報呢?這些思考過程十分複雜,於是你會發覺自己在駕駛過程中不得不絞盡腦汁。Spéirling便簡單得多,用任何速度攻略任何彎角都可以發揮三倍重力的妙用。
你體內的陀螺儀會很快適應那種速度感,感覺好不痛快。你知道小型賽車抓着力何其強大,車手卻能迅速適應下來的那種感覺嗎?Spéirling也有同功之妙。這時你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腦袋的處理能力能否趕上眼前發生的一切。
且讓我們先回一回氣重溫一下鑽進車廂的一幕,因為這個過程已經相當異乎尋常。由於車門開口細小,就座後又沒有多少空間可以挪動身體四肢,我得勞煩他人幫手盡量扣緊安全帶。設有LMP1防撞結構底座的車門關上後,整個人便好像被密封起來,擋風窗頓時形成一個貼身包圍網,幾乎連安裝一部GoPro的空間也沒有。這時幽閉恐懼症應該早已發作,可是窗外景物縱使受到前輪拱形成的峽谷局限,對外視野還是很通暢。在一片寧靜的駕駛艙內,我耳畔響起某位工程師的平靜語聲,心裏也隨之安定下來。聽取膠囊型艙蓋關閉前的最後一道指示後,我對着頭盔收音咪低聲說了一句「上天保祐」,好提醒自己切勿在設有幾個沙井蓋和路面摩擦率驟變的路段太過偏離軌跡。不過這部車開起來超簡單的,只靠兩個踏板、一對轉檔板和兩個主要旋鈕就可以操縱。電動摩打一發力,風扇未開的Spéirling便毫不費力開步走。
為了了解此車特性,我斷定最佳辦法是在跑道往返繞行,但求先領略一下它的抓着力。先前提及的兩個旋鈕用於調整摩打動力輸出和風扇轉速,車手可以從GT3的車速境界逐級跳升至LMP1和最終的F1境界,實際上等於將世上三大賽車境界集於一身。風扇在最初一級會旋轉至10,000rpm,其間好像噴射引擎嘯聲不絕,絕對談不上寧靜,甚至令人以為風扇轉速會隨着車速進一步上升。事實上當然沒有這回事,但效果確實立竿見影。你會感到Spéirling牢牢吸着地面,車身傾側幅度變得較小,軚感變得更沉重,整部車的反應變得更堅定敏銳,但下盤反而更加踏實穩定。如是者跑了幾分鐘之後,我已經好似駕駛揭背跑車一樣駕輕就熟,但覺這部車非常好玩引人入勝,抓着力勁似鋪天蓋地。
下一級,LMP1境界,可得更認真對付了。將風扇轉速調校至18,000rpm發揮更凶猛的威力,抓着力升幅居然比推力變化來得更誇張。我有兩次因為入彎操之過急導致下盤輕微擺動,可是賽胎一發揮本色,下盤便馬上回復穩定,只不過眼前一切實在發生得太快,簡直令人眼花撩亂。
用23,000rpm和1,000bhp的F1模式全力進攻時,我也許就是因為目不暇及而開始放聲大笑。這時Spéirling一邊發揮不可思議的推力,一邊好像吸盤牢牢吸附於地。儘管所有事物快似電光火石撲面而來,我仍然可以依靠煞車定江山。這套煞車與Spéirling其他方面的表現同樣令人莫名其妙,居然可以令那些承受着2,000kg下壓力的粗壯輪胎利爪一樣抓緊柏油路面。我自問在Hammerhead從未試過將煞車點推至這麼接近彎口,而且右腳所用力道居然會這麼小。Spéirling通過先左後右的Hammerhead時,動作之快就跟我的扭軚動作一樣快似無影拳(儘管這時軚盤變得非常沉重),感覺儼如靈魂出竅好不荒誕。因為除了靈魂出竅之外,我實在想不出有其他情況會產生這樣的移魂作用,置身其中的我但覺自己好似超級大英雄。試車其間我曾經玩貓捉老鼠追着GT3 RS到處跑,當時RS雖已火力全開,在我眼中卻慢似蟻躝,心裏不禁暗喝一聲「哈!看我掐死螞蟻一樣幹掉這個弱小傢伙」。於是坐言起行一鼓作氣直搗遠方,留下RS在Spéirling捲起的塵土中吃塵吃個飽。我亦從中明白了兩件事:一)從來沒有汽車能夠將驚人速度和容易駕馭融合至這種地步;二)考慮到這部車的蓋世動力,我其實有可能搞出個大頭佛。
Spéirling和RS的直線加速賽同樣滑稽可笑。第一回合時,我忘記將頭部靠後緊貼座椅,起步旗一揮之下當場吃了一記寸勁短拳,頭盔猛烈向後一撞。起跑一刻的加速重力高達2G,直搗96km/h不外乎1.38秒,2.61秒達到160km/h,這東西加速之快真可謂快似熱鍋上突然爆炸飛彈的青豆。
這部車的確荒誕滑稽兼而有之。我開過許多速度快到一塌糊塗的快車,卻從未見識過這種視極限如無物,過程卻又這麼引人入勝人劍合一境界的汽車。這部歡天喜地的小車好比火箭滾軸溜冰鞋,從不會刻意向車手賣弄自己的性能何其可怕,只管一心一意與君共舞,實在令人陶醉。
問題是車主應該怎樣使用它呢?我猜離不開參與賽道日活動。我的意思是Spéirling在賽道日的鋒頭會勁似《Outrun》,引得場上所有人湧往你身邊。竊以為限產100部的Spéirling之中,有不少會改裝成適合行走於公路(某程度上適合吧)。就此而言,Spéirling目前未免太似賽車,車廂用得着一些較簡潔的美學設計,令氣氛較為接近其他特級超跑,畢竟Spéirling的目標顧客就是特級超跑買家。
你問我嗎?我總算活了下來,換作是你相信也能全身而退。試車期間我有時的確需要在彎路借座椅兩旁支撐頭部休息一下,但座椅本來就是為此設有兩側承托嘛。何況車手沒有必要時刻開盡油門,儘管置身其中難免會產生這種衝動,好想放開懷抱任憑Spéirling發揮蓋世爪功。我們曾經說抓着力枯燥乏味,可是當抓着力發揮得這麼淋漓盡致,這麼令人興奮時,便要另當別論了。只要你有心,這部車就有本事如你所願殺個天昏地暗。這就是McMurtry Spéirling的世界,歡迎大駕光臨。呃,不知Stig仔在TG校場開這部車會造出甚麼時間呢?好主意呀……
McMURTRYSPÉIRLING(MkI) 售價:推測100萬鎊 動力系統:雙電動摩打,1,000bhp 傳動:單前速,後驅 性能表現:0-96km/h 1.5秒,240km/h 電池:60kWh 重量:低於1,000kg PORSCHE911 GT3 RS 售價:£192,600 動力系統:3.996公升平臥對向 六汽缸,518bhp,465Nm 傳動:7前速PDK,後驅 性能表現:0-100km/h 3.2秒,296km/h 燃效:13.2L/100km, 299g/km CO2 重量:1,525kg
Words: Ollie MarriagePhotography: Mark RiccioniTranslation: T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