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eap usa amoxil online royalpark.com
- eriacta for sale
- m2com.com.au zithromax
- golfdaily.com sale lasix online discount
斜尾SUV又又又又來了,不過今次終於可以稍為逃開尾箱容積和後座空間數學題,把視線射在那個電子側鏡所帶來的光學世界吧。
WORDS:歐陽國安 / PICTURES:Yan Liu
德國三個牌子斜尾版SUV輪流上畫,令每期雜誌總少不免出現至少一兩部。BMW、MB和Audi的斜尾車大混戰,戰線隨e-tron Sportback擴展電動車這個角落。消費者會話有得揀總好過冇得揀,地球伯伯卻可能唱反調,食自助餐選擇太多最終會變成浪費,換來的後果屈尾十又反彈回消費者身上。不過SUV界是否這樣難以說清楚,還是掉返轉,出多個斜尾版反而更省成本,又或更能善用生產線的產能呢?我的錄音機已準備好這條下次出差去德國的問題了。
至於大家這時好應該準備好一杯齋啡。每逢介紹斜尾SUV,永遠逃不掉一連串悶得發霉的尺寸數字,彷彿小學雞算術課的體積題。我們試過各大品牌的SUV,沒有哪幾部稱得上在操控性、科技等方面,能夠拜一個傾斜的屋頂而脫胎換骨,試車的編輯難免講兩句就缺乏新話題了。為求掃走悶氣,唯有硬擠一些話題出來,就像我現在就是了。
Audi e-tron Sportback總算有新的點子供我發揮,上次同事在香港試普通版還未出現的虛擬式電子側鏡,如今Sportback版終於通過了運輸署審批,恭喜。現況是兩個版本的e-tron都有權享用,Sportback版是標準配備,常規版則是加錢選配。
早年各車廠概念車推出這種設計,很多車迷都話好呀好呀。你也知現在汽車像隻有複眼的蒼繩,一身的攝影機包括了360鳥瞰鏡頭、後視鏡、車頭正面鏡和車輪鏡頭等,Land Rover集團甚至可以透視前軸。它們確是幫到司機不少忙,大家對這種科技一下子就習慣了,就像把實體車速及轉數錶變成電子錶版般零秒適應。對於電子式側鏡,司機會幻想每當天黑黑、落大雨令側面的玻璃窗布滿水點,這科技可以大發神威,名符其實一天光晒。
不過現實是殘酷的,同事姚子浩在歐洲挑戰過這塊魔鏡之後的評價是:要適應。如今輪到我親身體驗,評價是:要適應,而且適應時間不短。原因是單憑畫面影像,難以辨清自己與後方汽車或障礙物的真實距離。
人類的肉眼之所以能判斷景物距離,是靠兩隻眼安裝在頭部不同的位置,令兩者所望到的角度稍有不同。大腦憑着「雙目所見到的東西愈是不同,表示物件愈是接近自己」來計算距離。這套定理套在鏡子中影像仍然有效,唯當我們望見由鏡頭拍攝的影像,距離計算方程式就立即失效了。等如大家用手機看影片,其實是沒有立體感的,否則就無需3D電影及3D眼鏡了。電子側鏡的影像,性質跟2D影片或一張硬照其實差不多。你可以憑一張街頭照片,判斷攝影師與那支路燈有多遠嗎?由廣角鏡或遠攝鏡拍出來的東西,距離感已經大大不同了。
那麼何解大家慣用的車尾泊車鏡頭又相安無事?只因為廠方加入了咇咇聲警示音及紅黃綠的距離顯示囉。以上的理論是我試車後才想出來的,試車時我發現自己每次切線,都不自覺地扭頭,非親眼檢查後面的車輛與自己相距多遠不可。雖然顯示屏有盲點提示,但不望的話始終不安心。
另一個小問題是電子側鏡可供調校的角度偏窄,關節的寬容度比不上傳統側鏡。看過Audi官方解剖影片,電子側鏡似乎沒有內置摩打,調校側鏡的原理或者是把同一個廣角影像作不同範圍的裁切,可能這樣令「調校」的幅度受到限制吧。
對於這個科技,我的未習慣是代表我年紀老了嗎?我連打賽車機都會頭暈的。總之大家如果對e-tron有興趣,最好先親身見證。各位也可順手試試把側鏡手動摺埋,如果停車場淺窄又或平時要靠汽車電梯出入,這個設計非常有用。但即使不去屈摺,它也只是突出車身5cm(每邊計),因此非常慳位。據官方數字表示電子側鏡可為車身闊度節省15cm之多。再提一提,若然車速超過90km/h再加上導航系統確定正處於高速公路,側鏡的視野會自動變窄zoom近,把後方正在全速趕往醫院探望臨盤老婆的烈火快車,放大得一清二楚。
Sportback版比普通版e-tron貴11萬5千,除了關乎電子側鏡是標準配備,Sportback版的265/40R21輪圈也比255/50R20高級,其他的小差別是Sportback有切線輔助及倒車時側面來車警告。兩者的電池保養一樣是8年或16萬公里,輸出和0-100一模一樣。
雖然我沒有開過e-tron,但我敢賭一百萬……一百元,沒有誰可以在駕駛感的盲眼測試中分辨得出兩者,30kg的車重落在重甸甸的電動車身上意味只有1%出入而已。2019年12月號的e-tron試車報告,大部分適用於今次。簡單來講,盡油加速的反應彷彿是輛RS版的Q7,但又未至於像電動跑車般誇張到像橫向式的墮樓。可為堆填區省回乘客的嘔吐膠袋之餘,對於由傳統SUV過檔的司機來講,跳上這部車三兩下手勢就適應。正如不是個個香港人都懂得Chinese kung fu,電動車也不一定每每坐擁超凡加速武功才叫得做電動車的,尤其是講究實用的SUV。真正鬥快的話,稍後的RS e-tron GT房車可能才是加速癮君子的解藥。這款e-tron日後會加推RS版嗎?如果會的話,如今的輸出曲線就更加合理了。
今次試車還有一個小發現,軚盤撥片的三個制動力回收級別,在超過1:10斜坡滑行落斜時即時調到最高級別,車速仍然愈加愈快。如果再多一級制動力就好了。
到了這裏,少不得又要回到數字或體積題。後座膝位長度與行車噪音,兩者構成強烈對比,前者超長,後者超少。以我五呎七的身高,車身矮了7mm的結果是髮頂與天花板的距離留下大約一吋多。行李箱容積615至1,655公升,常規版e-tron則是660至1,725公升。觀察尾箱時還有一個發現,Audi的Q3和Q5 Sportback版慣性地會增加後懸長,唯e-tron Sportback就維持原判。無論如何,兩部車差價11萬,而且我個人對斜尾SUV一向麻麻,電子側鏡亦未適應,要二選一的話實在太容易了。不過55型號之下還有一個較低輸出的50版本未引入香港,可是續航力又低了約莫100km……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21年2月 第149期
Audi e-tron Sportback 55 quattro規格 馬力:355匹(boost mode: 402匹) 扭力:57.2kgm(boost mode: 67.7kgm) 傳動:四輪驅動 0-100km/h:5.7秒(boost mode) 極速:200km/h 重量:2,595kg(德國版數據) 體積:4,901 x 1,976 x 1,616mm 電池容量:95kWh 耗電量:21.6-25.8kWh/100km 續航力:374-452km (WLTP) 售價:$1,401,113* (一換一計劃:$1,211,113) *售價截至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