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Ioniq有幾套drivetrain,純電動版揀得落手嗎?
WORDS:YIU TSZ HO / PICTURES:KENJI LEUNG
2016年Hyundai推出Ioniq房車,大家最大的疑問不在於它有幾多款動力系統,亦不是(混能版)有幾似Prius,而是這個名點樣讀。廣東話譯音大概可以讀成「艾安列」,車廠就話是「ion」同「unique」兩個字交配之後的BB。用得「ion」,即是一定同電池有關,而它正正是第一部同時有齊混能、插電混能以及純電動三款EV動力系統的量產車。
今年香港代理開賣facelift版,只引入Ioniq Hybrid和Ioniq Electric兩款,畢竟PHEV在本地一直不太受落(車價較高卻沒有稅務優惠是最大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那第二個問題來了,應該揀邊個版本先?最現實的方向是充電問題,不方便充電的,其實已不用揀。撇除這點,可以從兩部車的改動或變化去諗。外觀內裝設備等幾乎一樣,除了Electric版由PRND四粒掣取代了正常波棍、鬼面罩的透氣程度低過N95、輪圈改用十幅式同埋油缸蓋變成充電蓋,大致上沒有大分別。既然如此,就要睇埋能力上的分野,轉款後Hybrid版的動力系統穩如泰山,一點也沒有變過,反之Electric在好幾方面都有增長。首先,電池容量由28kWh提升至38.3kWh,即是多了36%。順理成章續航力都會多一截,之前官方數據話只可以行280km,新款就變成311km。心算快的人應該即刻舉手問了:「點解電池容量增加36%,續航距離只加11%呢?」問得好,原因有兩個。第一,舊款的航程是用NEDC標準計算,新版卻跟從WLTP規格,後者比較嚴格亦更接近現實環境,所以不是新版報細數,而是舊版報大數的可能性較高。至於第二點就關乎到摩打,新版本同時谷大了摩打輸出,由以前的120匹,提升至136匹(扭力則維持在30.1kgm),馬力大了,也會吃掉一點航程。
舊版推出時由同事試車,所以我也說不出多了16匹快了多少(或有沒有快到),從規格表數字上睇,0-100km/h加速又的確縮短了0.9秒。不過,一部法拉利快了0.9秒是天大之事,一部本來要9.9秒的Ioniq進步至9秒正,大概是聊勝於無。它的駕駛感覺跟Tesla那些電動房車完全不同,駕駛者不會有身負怪力的諗法,起步加速固然比匹數相若的汽油車快,但仍屬於很平民化的速度,要突然爆發兼離地鏟上停車場收費亭絕不容易。Ioniq Electric的取向屬日用型,不過懸掛沒有刻意調得過軟,彎入面車身的傾側動作比較中性,下身明顯比上身重一大截,起伏比較大的路面都壓得住,只是這種慳油/電動車胎(米芝蓮Energy Saver 205/60R16)的抓地力有限,高速時始終沒有太大信心。以一部定位入門的中型房車來說,它的身手已算合格,印象中比多年前試過的雷諾Fluence Z.E.較為自然。當然它都有未夠得體的地方,例如轉波按鈕有時要按幾下先入到波,或許是我按得太快,但總是有少少不順暢,轉P波及R波時車底的機件聲音也頗明顯。另車身隔音亦不算特別好,駕駛席也有點偏高(電動車的限制),不過都只屬小瑕疵。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動力回收系統,用左右兩個paddle shift去校級數,也可長按右邊來切換手動或Auto。首先,0級跟3級的拖力分別很大,所以在不同路況於這四個級別中轉換有實際用處,要多加利用。另外它的Auto有點難捉摸,經常跳來跳去,也會由1級一下子跳去3級,收油時動態變化太大,建議用返手動。
轉款前Ioniq Electric賣$338,800,新版貴了兩萬,但現在可以一換一,最平29萬鬆少少。混能版就開價$278,800,再平多少少,油費亦都低,不過電動版又可以連油費都慳埋,唔……到最後,原來我都揀唔到,哈。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20年8月 第143期
Hyundai Ioniq Electric規格 馬力:136匹 扭力:30.1kgm 傳動:前輪驅動 單速自動波 電池容量:38.3kWh 續航距離:311km(WLTP) 0-100km/h:9秒 極速:165km/h 重量:1,602kg 體積:4,470 x 1,820 x 1475mm 售價:$358,800(一換一:$29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