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文化正在颳起一股新風。這股新風也許異乎你所想,因為這次涉及的是舊型富豪大房車。
按西方傳統,潛伏在橋底下的鬼怪叫山精。不過鑑於我們正在靠近的地下通道位於東京外圍,按日本人說法也許該呼之曰oni(大鬼是也)。這裏肯定不是日本潮爆年輕人通常聚腳的地方,但次文化總是傾向在社會邊陲形成嘛,這次亦不例外。好此道者的身體語言和凝聚力與其他汽車聚會上所見倒是差不多,大家同樣會三五成群對着車輛不同部位手指指嘻嘻哈哈開玩笑,時而退開幾步細意欣賞,時而探身其內審視一番。唯一分別是這些車並非汽車聚會上常見的高度改裝車,亦非古色古香珍如拱璧的一代名作,事實上這些車簡直不起眼到叫人刮目相看。這股新風氣的玄機正在於此:在一個有賴IG聳人聽聞言行和震驚度帶動風向的社會上,最有型的日本人現已另謀出路擁戴汽車天地中的大牛龜——舊型富豪。
對於那些喜歡汽車不止於三分鐘熱度的人來說,日本擅長搞活汽車文化應該不是甚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就一個面積相對細小的島國而言,戀車成狂的暗湧在日本簡直遍地開花,就算在美國也只能在某些地方見到這類現象。使其不斷發酵的則是當地歷史悠久的強大汽車生產業,以及汽車代表個人自由的普遍觀念。不過日本汽車文化其實比你想像中更加博大精深,博大精深到好似一棵屹立於車輪上的生命樹。樹幹涵蓋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大眾,主幹上邊則開枝散葉形成諸般流派,從中又長出許多愈來愈經不起風雨的細枝末節。日本車壇真的百家爭鳴,只要有人發起就大有可能召集到志同道合的人。
這些流派從Group B越野賽車迷、暴走飛仔車、kyusha(意即舊車,所用零件必須符合生產年份)至到十分卡通的kaido街道賽車不一而足。當中可以找到Shakotan(顧名思義車高down)、dekotora(deco truck造語)、lowrider、hotrod和千變萬化的K-car,更別說常見的超跑俱樂部或者局限於某一高性能品牌的車迷會。可是這裏居然有一班人喜歡舊型富豪,這種玩法至少在歐洲人看來似乎談不上稀奇獨特。這班人專玩面慈心善人稱磚頭,從1974年至九零年代初經常見於中產階級家門外的富豪200系房車和旅行車,而且這裏所說的磚頭都是沒有改裝過的原裝車。係呀,你的確可以試試更性感的Bertone富豪262C、膠頂Coupe或某些同期富豪房車,但這些車未免太也時髦,平平無奇反而令每一個人會心微笑。
這班人亦真的笑容可掬。事實上他們為一班熱情過頭堅持隨便找個地方會面的TG友,安排了一個喜氣洋洋的歡迎會,一見面便眉開眼笑與我們熱情擁抱碰碰拳,僅憑一份對汽車的熱愛便建立起友誼。雙方雖然不懂對方母語,卻能夠互相理解,正好再一次提醒我們汽車凝聚人心的力量。
Hirofumi Miura(三浦氏)的朋友都暱稱他Hiro。Hiro有一個與汽車非常有緣的姓氏,在橫濱擁有一間叫Central Burger的人氣漢堡包店。他道出了我輩有此一行的原因:「我原本只是想找一部價錢便宜普普通通的送貨車,後來發覺我這個年紀的人原來不會開這些富豪,反而覺得這樣很吸引。這部車用途多多,是我可以開去超市或者約會的九零年代有型座駕,長時間駕駛亦十分舒適……這些車就是有趣,很適合我的慢活個性。放輕鬆,慢慢開,目的就在於此。」Hiro自嘲地說,彷彿慢活是個不為人知的爛笑話,我卻覺得他一語中的。
與這班JDM富豪車迷傾談時,我不止一次聽到慢活這個字眼。他們捨棄了性能之爭,反而看上了一些因為從眾而最終變成反主流文化的東西。靠滑浪板謀生的Takehisa Nakagawa(中川氏)擁有一部外形與Hiro那部富豪相類似的深綠色旅行車,不過車頂上面裝有一個大型行李架。他的想法與Hiro大同小異:「我想要一部能夠用於工作而又有個性的汽車,結果找到這一部,車身稜角分明很有型呢。如今的汽車不都是或多或少有點圓嗎?所以稜角畢現的車反而很突出。富豪汽車既堅固,又……善良。這部車已經成為我家一分子,大概終我一生都會用它代步。」
由此可知他們不無熱情,只不過這種汽車喜好的家庭色彩比較濃,較為顧及實際,與日本車壇的慣常風氣有點不搭調。當然,富豪200在歐洲也培育了好些追隨者。這些人厭棄華而不實的跑車,想用素以舒適、安全、實用這些枯燥特點著稱的富豪正視聽。當中最常引人注目的車型之一就是原裝富豪240旅行車,矚目程度甚至令人再三回眸。換言之就是捨棄花枝招展引人注意,寧取一些平凡到變成親民偶像的東西。這一點正好在日本吸引了一群基本上喜歡優良產品設計的年輕人。既然富豪汽車設計上講究舒適、安全、實用,而且確實達成了這些目標,那麼它們就是優良產品。優良產品總會獲得粉絲追隨,未成風氣只是時辰未到。
日本汽車文化之所以這麼特別,就是因為它是活生生的文化,能夠隨着時間演變,能夠適應品味和時尚的變化茁壯成長。從街頭賽車的根源Middo Naito Kurabu(即是東京惡名昭彰的Midnight Club),至到敢於挑戰個人化和美學極限的改裝界,日本就是不會一成不變。這些富豪車迷所做的只是擁戴另一種小眾興趣,儘管這份興趣比較恬淡,較為講究理想情懷。事實上磚頭富豪乏人問津,反而奠定了它大受小眾歡迎的基礎,因為與眾不同在日本相當於有型有款。舊型富豪要是因為出現大量粉絲而越過那個不知何時淪為濫調的臨界點,最初加入這個行列的玩家大概會各奔前程,但發生這種情況的機會並不大,因為市場上根本沒有那麼多舊富豪。
Takumi Uchida(內田氏)習慣將他的BMX單車綁在黑色富豪房車車頂上奔往自己喜歡的去處。他的單車功夫相當厲害,可以毫不經意地用單車做出凌空動作,手法熟練得好像腳踏風火輪的體操運動員。他對舊型富豪晚節經霜彌茂的原因持有很強烈的看法。「這些車不可能開得很快,所以開車的人很容易接受『也罷,那就慢慢來吧』的想法。我這部富豪有點殘舊,但仍然有型有款,又容易維修,在日本卻並不常見,所以我好想要一部。我當時其實但求找到自己所能找到的最便宜汽車,原本已經看中了一部日產Y32 Gloria,但交易最終告吹,之後就找到這部富豪,開過一次後便覺得可以和它長相廝守……」
如此一來便得談談其他促使日本人收養富豪的原因,談談這些舊車得以繼續在街上行走的背後理念。從朋友手中買下一部金色富豪房車的Naoya Tsukamoto(塚本氏),是出身於東京的攝影師。「我不知道是甚麼原因,但北歐文化在日本真的很受歡迎,我們就是喜歡富豪汽車和宜家傢俬。日本人認為富豪汽車十分堅固耐用,就算炒大鑊也可以保你一命。我們日本人還有mottainai這樣的說法(漢字寫作「勿體無」),意思是『好浪費啊』,東西能夠繼續用下去就是一件好事。富豪很符合mottainai精神,無論用多久也可以繼續用下去,這一點對許多日本人來說十分吸引。這些車開起來還十分善良,這樣簡直……總之是好事啦。」
剛才又出現了「善良」和「好事」這兩個汽車通常不會令人聯想到的字眼,此情此境卻十分適用於這班車迷。就算翻譯所用字眼不一,踏實慢活背後肯定有一個宗旨。舊型富豪在日本的意義未必局限於車輛本身,而是關乎它們所代表的事物,也就是安全穩妥、輕鬆寫意、實用耐用。開磚頭富豪的人不會和他人鬥法,因為雙方根本冇得鬥。在一個追求即時痛快感和千匹馬力的世界中開着一部1993年富豪旅行車到處蹓躂,感覺就像安坐靜室中享受背部按摩。
有趣的是開這些舊車的人非常冷靜,冷靜到根本不知道自己何其有型。他們並非穿上祖父母舊衫去行夜冷店刻意裝諷刺的潮人。他們只是喜歡汽車,根本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這份崇尚自我和慢活的信心,正是令人覺得他們有型的原因。穿甚麼或開甚麼車並非重點所在,最重要是如何穿、如何開。一部舊型富豪和一大堆正能量字眼對某些人來說也許難言技術尖端,可是當你花一些時間浸淫其中,便會發覺這個小眾流派難保不是天下間最有型的流派。
假設你有需要將「我家另一部車是紳寶900」翻譯成日語……
Words: Tom Ford / PICTURES: Toby Thyer / Translation: T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