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你鐘意睇舊車 - FEATURES - TopGear

ADVERTISEMENT

FEATURES

知你鐘意睇舊車

Top Gear Team Published: 29 Jun 2024

既然見識過未來,也是時候表揚昔日英雄。東京大黑停車場即興晚會當能大派用場

在東京橫濱燈火通明的迷你主題公園旁邊,一部Nismo GT-R正在通過海旁街道,午後陽光彷彿試圖在海面上臨摹巨大摩天輪的輪輻,場面果如江湖傳聞引人入勝。V6引擎在路口大喝一聲後,渦輪清嘯和四驅蹄聲旋即此起彼落,感覺好不龍精虎猛活力四射。作為時差錯亂感的療法,按幾下按鈕肆意調整波箱和牽引控制系統的傾向,的確夠你精神迅速為之一振。
不過提醒大家一句,就算是GT-R如今亦難掩年紀老大,點火後波箱似乎要稍候片刻才會蘇醒過來解除泊車檔,油門和引擎的通常反應彷彿比記憶中來得散漫,增壓威力需要更長時間方能爆發,而且沒有一了百了的解決方法,就連車廂設計也近乎復古作品,但我還是很喜歡GT-R。以上所說其實都是主觀感覺,GT-R並沒有變得慢手慢腳,而是其他汽車愈來愈快手快腳。其實只要用對駕駛模式,讓引擎進入增壓狀態,再配合恰當齒比發揮威力,GT-R在高速公路仍然有本事叫人大吃一驚嘖嘖稱奇。

「事實上日產R35 GT-R放諸今天依然神乎其技。」

事實上日產R35 GT-R放諸今天依然神乎其技,加速線性和爆炸力雖不如電動車,卻妙在內燃聲浪和機械感動人。論速度也許不是天下第一,可是你若講究過程刺激多於一招了壓倒對手,內燃機的缺陷美還是有其優勢。電氣新時代無疑成就了一些直線加速威力足以讓GT-R食塵,賽道性能足以令人懷疑GT-R值不值這等價錢的五座電動SUV。這一切的確需要花上一些時間去正確理解,可是內燃機仍然有一些地方值得電氣新一代多多學習。
喜不喜歡也好,改變即將來臨。不過想知道今後去往何方,首先搞清楚之前來自何處有時反而是上上之策。所以我們打算去拜會幾位在現實中擁有那些啟發了先前多件概念作品的一代名車車主,看看老前輩和未來新世代之間到底是一脈相承,還是從此後繼無人,以及查明這些車迷究竟渴求甚麼,背後有何原因。於是我們去了東京唯一能夠找到答案的地方,在大黑停車區(Daikoku Parking Area)結識了一些新朋友,看看未來能否無負光輝過去。


LEXUS LFA(LFA10)
生產年份:2010-2012
引擎:4.8公升自然吸氣V10
傳動:前中置引擎,後驅,6前速半自動
車主:YUTARO KUMAKI

YUTARO KUMAKI的白色凌志LFA是一個願景。大家可以就LFA相對當代標準而言顯得溫和的522bhp和48.9kgm動力各抒己見,可是一副V10引擎居然比同期凌志六汽缸還要輕,轉速又高達9,000rpm,到底不是可以輕輕帶過的事實。這款V10誠是自然吸氣引擎中的獨角獸,內燃世界的傳奇傑作。


「我基於一個原因買這部車。」Yutaro Kumaki(音譯:久間木佑太郎)說時眼梢露出信心十足的笑意:「原因無他,就是引擎。這副引擎就是那麼動人,無與倫比。電動車對我來說根本沒有吸引力,因為它們沒有聯繫感,沒有靈魂。」
這種熱情的確很難否定,但值得留意的是久間木先生其實游走於「練氣化神」的極致境界。他這部LFA就像介乎藝術和科學之間的汽車,就連一往無悔的電動車發燒友也可能欣然受落。凌志每生產一部LFA都要蝕本,原因不言自明。所以將當初標價35萬鎊的車改造成80萬鎊的改裝車,毫無疑問是非常大膽的決定,這部車的改裝功夫卻硬是要得。久間木先生的LFA外形低矮扁闊,金色售後輪圈恍如鑲滿金牙的鯊魚奸笑一樣反射出街燈光芒,直白地說就是嘆為觀止,體態毫不苗條,視覺上亦不見得輕盈,卻充滿戾氣儼如一個掠食者。久間木先生覺得凌志Electrified Sports Concept外形相當有趣,但言談間不難察覺他對LFA一往情深,單憑一副漂亮外貌根本無法誘使他另結新歡。無論電動車多麼養眼,對他來說就是未夠格。


原因從這部LFA提升轉速的表現可見一斑。這副引擎的確勁到無厘頭,在練氣化神方面卻大有指導意義。
這副引擎的聲浪響似V10 F1賽車,不過舊式F1賽車的唱腔傾向呼天搶地,這部LFA則從較低的男中音域開始累積丹田氣,聲線較為低沉甜美。鈦合金改裝排氣喉雖令音量變得更大,但音色仍然保留着LFA原有特色。事實上這個就是我輩不遠千里而來所求的答案——電動車就是無法做到在停車場上無無聊聊疾點油門令人當場毛管戙的效果。LFA卻憑着這等本事相當迅速地引來一小群現場觀眾圍觀,讚嘆驚嘆的低語聲頓時此起彼落。有一位仁兄更情不自禁輕拍雙手無聲鼓掌,直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異乎旁人才停下來。這副5.0公升V10引擎亦不會嗽口聲大作浪費燃料那麼鄙俗,轉速升降同樣爽快俐落,每一滴汽油都能夠有效化作澎湃聲浪。凌志在這款車上不得不使用數碼轉速錶,因為機械轉速錶的反應速度根本無法在0.6秒之內從怠轉一舉彈升至9,000rpm。這等轉速反應,簡直快似飛輪徒有金屬之名而無金屬之實,聲浪尖銳得來卻點到即止不失準繩,幾乎不像發自機械,豈不諷刺。如果這是衡量汽車有否靈魂的標準,電氣陣營要學的東西可多着呢!


TOYOTA MR-2 (SW20)
生產年份:1989-1999
引擎:2.0公升四汽缸
傳動:中置引擎,後驅,6前速手動
車主:HULU MURATA

它也許不是場上最昂貴的汽車,動力和觀眾號召力亦未必首屈一指,可是村田先生這部豐田MR2的魅力卻堪稱冠絕全場。這部白色車身配白色輪圈的SW20二代目MR-2裝有一副中置2.0公升四汽缸引擎,從頭到腳都保持着原裝規格,就連座椅套也是原裝貨色,甚至有一份值得自豪的原廠說明書。跟世上所有好車一樣,這部MR2在村田先生的人生故事中也佔有一個角色。


聽到綽號Hulu的村田先生說這部MR-2原屬祖父所有,後來經由父親傳到自己手上,我突然有感自己一把年紀。他興高采烈地說明自己何其深愛這部車的「經典」本質,所流露的熱誠簡直人見人愛。可是有一點不可不知,SW20其實1999年才告停產,如今也許有點復古味道,可是當年問世時的風光在我腦海中仍然歷歷在目,所以對這部MR2的看法也許只是受到吾老矣的扭曲。


不過村田先生堅稱這部MR-2有一些獨到之處,而且他的看法確有道理。「最重要是它的駕駛風味與別不同,身手十分敏捷,引擎扼守中路確實改變了一切。整部車因此變得更活潑刺激,並非那麼容易駕馭,轉向更為精準,操縱更有挑戰性。這些正是我喜歡它的原因,易如反掌未免太無聊。」不過當中有一個不同之處——MR-2的引擎從來不是劇力萬鈞的腳色,既沒有汽缸多多的傳奇格式,亦非格外吵鬧的越野特別版,而是源自向以實用著稱的同期Corolla。所以MR-2的個性並非那麼依重引擎本身的特性,駕駛趣味和獨特感受反而更為重要。Hulu進一步說明這部MR2的妙處時,並沒有觸及動力系統,而是大談駕駛感受,這一點對於下一代動力系統來說不啻一個好消息。因為這樣代表動力並非一切,駕駛過程若能引人入勝,新能源汽車其實也可以洋溢熱情。


NISSAN GT-R
LIBERTY WALK (R35)
生產年份:2007至今
引擎:3.8公升雙渦輪增壓V8
傳動:前置引擎,四驅,6前速DCT
車主:敏感內容

日產HYPER FORCE的老大哥就潛伏在停車場深處的陰影中恍若伺機行兇。這部動用了Liberty Walk車身配件的R35 GT-R好比汽車世界中的鐵蓮花,從頭到腳黑似黑煞星,而且看來身經百戰,根據身上污漬就知道它經常出入街道,泵把上還有一些闖蕩江湖難免的傷痕。奇就奇在這部GT-R居然給人一種好似Hyper Force的感覺,一種發自深處既暴力又卡通的視覺震撼力,誇張得來卻有一股強烈自我意識,令人無法視若無睹。


車主本人似乎和藹可親,可是對於在鏡頭前現身一事卻顯得格外保守,想必是……有其苦衷吧。至於為何買這部車,理由倒是相當簡單。「我喜歡它的外形。」他聳聳肩說道:「速度亦很快。我喜歡速度,我覺得所有人都喜歡速度啊!」無怪乎他也喜歡Hyper Force的外形,畢竟這部概念車的黑武士美學大致上與他的R35如出一轍。說來奇怪,既然擁有這麼殺氣騰騰的街車,這位車主給人的印象應該很抗拒電氣化,但他其實並不否定電動概念。「只不過尚未有一部(電動車)能夠打動我。」他很有雅量無可無不可地說道:「我想見到更可靠的續航力,但這些車很容易開得很快……這樣很好啊。」


但話說回來,Hyper Force始終無法做到一件事,我所指的就是用聲色藝大出風頭。這部GT-R豈止視覺震攝力無遜Hyper Force,發動引擎後只不過空波疾點幾下油門,粗似迫擊炮的四出尾喉便為場上所有人熱烈高歌,車主亦當場笑到見牙唔見眼。他提出了一個清晰觀點,證明電動車沒有那種喚起美好回憶的聽覺劇力和刺激氣味,就算疾點油門亦靜如止水,無法令五內翻騰。這是電動系統今後必須用其他方法彌補的先天缺陷,具體辦法則有待各路英雄各師各法。


MAZDA RX-7 (FD3S)
生產年份:1991-1997
引擎:1.3公升雙渦輪增壓轉子
傳動:前置引擎,後驅,5前速手動
車主:HIDEHIRO AYAFD RX-7有一些很巧妙的設計,視覺上清簡得來有一股淡靜氣息。就連這部裝有特大尾翼和售後輪圈的RX-7駛進大黑停車區時也顯得深藏不露,有別於大部分高性能汽車標榜男子氣概。想要一件萬事得代表作嗎?RX-7看來便跡近完美。君不見Iconic SP概念車也刻意發揚彈燈遺風,流暢起伏的車身亦凸顯了兩者在設計語言上不無共通之處,大家縱非汽車設計師也看得出萬事得這件最新概念作品是為了向三十年前的舊作致意。
問及RX-7有何特別之處,這部FD的車主Hidehiro Aya(音譯綾秀宏)不假思索便道出答案:「是轉子引擎。世上沒有其他車採用這種引擎,光是這一點已透露它的操縱感覺、聲浪和駕駛感受與別不同。這些正是RX-7獨步天下的原因。」他進一步說明電動RX-7為何不會(或者無法)修得同一境界。「重點在於人車之間的互動,當中涉及機械震動和噪音。我開這部車不求速度快人一等,而是為了得到……滿足感。那是一種電動車所無的樂趣。」
不過他很喜歡Iconic SP的外形,就算看到轉子引擎從主要驅動角色淪為電動系統的配角發電機而覺得不是味兒,仍然樂見萬事得找到一種動人設計手法。「我喜歡那個外形,但仍然希望由轉子引擎擔正啊!」他說時用慈母眼神望着自己的FD。個性在這裏同樣至關重要,轉子引擎雖然被綾先生喻為支撐RX-7風格的主樑,但這些引擎本來就是憑着獨特聲浪和平滑到近乎詭異的轉速反應和振動獨步天下。喔,耗油量勁似油器炸鍋想必也是原因之一。

Words: Tom Ford / PICTURES: Toby Thyer / Translation: Tony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24年4月 第187期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