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就是一種風格 - TG STYLE - TopGear

ADVERTISEMENT

TG STYLE

相機就是一種風格

Top Gear Team Published: 05 Jun 2024

就像汽車世界一樣,許多時候擁有最佳效能引擎、最先進功能的車型,卻並非最受車迷歡迎。同樣道理,最高影像質素、最高科技的相機卻未必是最好賣的型號,因為在照相的世界裡面,有一種名叫「風格」的東西。

在構思這期「TG STYLE」欄目有關攝影機的題材時,腦海中最早閃出的想法是希望介紹有甚麼機型是最適合拍Sunday morning drive的。不過轉念又想,閱讀這欄目的人,不應該是拿著重甸甸的專業級相機加長鏡頭,危危乎地站在石澳道高位等待汽車駛過的那些仁兄;而是優閒地坐在Roma Spider或者S2000,經石澳道、大潭道和赤柱峽道遊一會兒車河,然後把車泊入影灣園在The Verandah吃個Sunday brunch,期間拿出相機來給自己、桌上美食以及泊在外邊心愛座駕拍張snapshot然後放上IG的那種人。
若依照這個用家設定,所選的機型便必須要符合三大條件:第一就是相對地輕巧易攜,方便隨手拿部相機、銀包及車匙就可以落車;第二就是在使用上不能太複雜,方便抓拍;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stylish,不能讓人家誤會你是專業影相佬,相機與那泊在草坪上的跑車一樣,只是你心愛的玩具之一,而絕非搵食架撐。
基於以上準則,我選了三款相機。

近月最有話題性的復古型相機Fujifilm X100VI。

第一款堪稱是近月來最有話題性的復古型相機,那就是Fujifilm的X100VI。這機於今年二月尾推出市場,隨即便掀起了一片炒風,原本不用$13,000的價格,曾一度炒到上接近三萬,而且有價有市,簡直匪夷所思。
許多攝影發燒友抓破頭皮都想不通,為甚麼有人願意付出兩萬多的價錢,去買一部只是APS-C甚至連鏡頭也不能換的相機?他們會形容,X100VI只是一部高階一點的傻瓜機;而以接近三萬元的高價買一部傻瓜機,怎可能不形容這種事為匪夷所思?

X100VI的價格由原本不用$13,000,曾一度炒到上接近三萬!

當然我亦不會衝動到用三萬元去買這部X100VI,不過若以其原價$12,900來說,相信購買它的人付出的一半機價,是為了買它投射出來的形象、風格和生活態度。Fujifilm在推出X100系列時,其市場策略很聰明地沒有太強調相機的功能性,反而把它打造成了一款給愛街拍、愛時尚和愛旅遊人士的潮物。首先它漂亮而精緻的外型設計非常復古,而且尺碼相對地嬌小,掛在身上像一件有溫度的時裝配飾多於一部冰冷的機器。另外,Fujifilm最耍家的當然是模擬菲林的色調和質感,單單是Fujifilm獨家的那種仿舊相片色彩,就夠格凝聚了一大班信徒了。
正正因為凝聚了一大班同樣崇尚昔日美好菲林年代的信徒,那麼在社交平台上可玩的事情就多了。有一個由美國業餘攝影師Ritchie Roesch成立的部落格網站Fuji X Weekly(現已發展成兼有手機應用程式),最初是Ritchie本人分享許多用Fujifilm相機拍攝的菲林風格照片,慢慢地許多同路人都走上這個網站,分享自己的模擬菲林色調配方和參數,後來就變成了一個很好玩的社群。

部落格網站Fuji X Weekly每周都有許多富士相機迷分享自己的模擬菲林色調配方和參數。

說回這部第六代的X100,它雖然與上代X100V同樣配備23mm F2鏡頭,但今代則有更卓越的四千萬像素X-Trans CMOS 5 HR感光元件和X-Processor 5高速圖像處理器,而且今代添加了最高六級的五軸機身防震系統(IBIS),容許在慢快門時減少手震對畫面的影響,這功能在缺少Gimbal stablizer時拍片,或者以慢快門pan鏡(panning)技巧拍攝汽車駛過時,就最好用。
新代X100VI配備20種菲林模擬模式,包括剛剛在GFX100 II機型中新加入的 Reala Ace菲林模擬效果。另外新機亦升級了在自動對焦時的主體偵測功能,上代X100V只支援人臉,今代則加強支援人物、動物、雀鳥、汽車、電單車、單車、飛機、火車、昆蟲和無人機,所以在拍攝汽車時追焦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旁軸攝影風格一向是X100系列的標誌性設計,則是其viewfinder位置設在鏡頭的旁邊,不與鏡頭在同一中軸上,這種「you don’t get exactly what you see」的細微差異,就是X100系列相機的趣味。不過今代X100VI則提供「高級混合觀景器」,讓用家可以在光學觀景器(OVF)和電子觀景器(EVF)之間自由切換,於是你既可追求昔日相機那種以原始直覺進行拍攝的快感,又可以切換到電子觀景器,觀察感光元件將接收的精確內容。

第六代的X100與上代同樣配備23mm F2鏡頭,但今代升級至四千萬像素X-Trans CMOS 5 HR感光元件。
今代X100VI提供「高級混合觀景器」,讓用家可以在光學觀景器(OVF)和電子觀景器(EVF)之間自由切換。

著墨太多X100VI了,是時候輪到介紹第二款相機——Nikon Zf。如果說買Fujifilm X100VI是對昔日富士菲林那種色彩、質感和溫度的懷緬,那麼買Nikon Zf就是更直白的對Nikon八十年代經典全機械單反機FM2的思念。當年FM2是天下第一部能夠以高達1/4000秒快門拍攝的全機械單反,而Nikon Zf就是以致敬FM2為設計靈感於去年十月推出的全新機型。


Nikon Zf與X100VI一樣都是走懷舊復古路線,不過Nikon Zf不是APS-C而是全片幅的,採用2,450萬像素全片幅CMOS感光元件配上EXPEED 7處理器。它擁有全鎂合金機身,機身結構秉承了FM2那種強烈的機械感,包括快門速度轉盤、感光度轉盤與曝光補償轉盤,機背的電子觀景窗採用了復古造型的圓形接目器,這也是為了向FM2致敬而做出的設計。另外一個很討懷舊人士歡心的設計,就是在快門速度轉盤下方有一個B&W黑白模式的切換撥桿,撥過去就可以直接拍黑白照片。雖然在數碼相機年代,透過修圖軟件或手機App就能輕易把彩色照片調成黑白,但對於喜歡拍攝黑白照片的人來說,這樣直接拍攝黑白照片就是爽,而且撥過去黑白模式的瞬間還有滿滿的儀式感。切換到黑白模式用這部相機去拍攝古董車,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


最後一部我會推介的相機,價位比前兩部稍高一點,它就是售價為$55,500的全片幅無反相機Leica SL3。不過就像是拿日本JDM車款和歐洲的法拉利或保時捷比較,有時價錢並不能完全反映人生中的一切美好。
就像因為菲林色調而喜歡Fujifilm X100、因為強烈機械感而喜歡Nikon Zf的眾多信徒,在Leica這個金漆招牌下,其信徒和社群的熱血和忠誠程度也絕不下於前兩者,可以說,素有「相機界的愛馬仕」之稱的Leica,這名字本身已是一種獨特的lifestyle,品牌甚至擁有自己的博物館、咖啡店甚至酒店!

位於Leica德國總部的品牌博物館。
Leica擁有自己的餐廳和咖啡店。
位於Leica德國總部的酒店,提供共129間客房、公寓和套房。
酒店房間以Leica相機和攝影作品為室內設計元素,酒店內一共掛上了60位攝影師的250多幅作品。

三部相機之中,Leica SL3是最新的機型,於今年3月7日才全球發佈。相比起Fujifilm X100VI和Nikon Zf,這部Leica SL3的體積稍大一點,770g的重量也是三者之中最重量級的。它採用最新Leica Maestro IV處理器配合6,030萬像素的全片幅背照式CMOS感光元件,應用全新L2 Technology,它可利用解像度變換技術,在非裁切的情況下,感光元件可以全像素輸出6,000萬、3,600萬或者1,800 萬像素的相片,動態範圍擴大至15級。
相比起X100VI和Zf,Leica SL3的懷舊況味沒有那麼濃烈,無論是手把、按鈕佈局及機頂的單色LCD狀態顯示屏,都較以實用性為出發點,沒有半點多餘的裝飾,就像德國汽車的設計哲學那樣,以「form follows function」為大前提。而當你看慣了X100VI和Zf機身轉盤上那一大堆繁複的數字後,回到SL3身上,你會發現它所有的按鈕及轉盤都沒有印上任何數字、標記或圖案,用家可完全根據自己需要自訂常用功能。這種設計,亦令SL3看起來更酷更簡約。

Leica SL3的設計就像德國汽車的設計哲學那樣,以「form follows function」為大前提。
相比起X100VI和Zf,Leica SL3的懷舊況味沒有那麼濃烈。

以上三部相機都各有其優點和獨特形態及風格,沒有所謂哪一部最好,就像人與汽車一樣,要做到「人機合一」,便視乎你自己和相機的性格是否互相匹配了。

WORDS:JOEL LEUNG

TGHK189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