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L酷似法拉利250 SWB的作品,骨子裏其實是一部550 Maranello,一份既非restomod亦非複製品的純粹敬意。
Words: Jack Rix / Pictures: Kelly Serfoss / Translation: Tony
開車也有應不應景的時候。譬如用Mini Moke漫遊希臘小島,醉人程度便好比汽車版海洛英。在冷天雨天開同一部車?簡直慘似人間煉獄。再如麥拿侖Senna,叱咤賽道儼如一支劍氣如虹的下壓力劍舞,出入多層停車場卻令人緊張到括約肌抽搐毫不暢快。
在下之所以提出上述說法,皆因沒有甚麼比晨早駕駛一部貴到黐線向法拉利250 SWB致意的汽車遨遊蒙特雷半島更加應景。對,我所指的就是那個美麗到只應天上有,令天下有錢人好像被BBQ吸引的烏蠅一樣慕名而至的高爾夫球聖地。在這裏出入的富貴人家,對價錢(譬如這部索價160萬鎊的RML作品)的看法有別於我等凡人——對他們來說,一件東西有沒有價值,並非關乎價錢,而是取決於他們想要還是不想要。
這對RML來說既是好消息,亦是壞消息,因為我們可以暫時把價錢一事拋諸腦後(尤其是當你考慮到原裝法拉利250 SWB如今的身價介乎800至1,500萬鎊,大可以反駁這是百年一遇的超值SWB)。可是從另一方面來看,當你要爭相博取億萬富翁的注意,品質和手工自然有必要出類拔萃。所以這裏有必要事先聲明,我們這天測試的對象其實是用於驗證品質的原型車,是正在接受耐久測試的非賣品,車廂裝潢未至於百分百完成,不過外形、身手、聲浪已得其大要。RML只會製作三十部以饗知音,最初三部現已進入組裝階段。
這三十部車原本都是法拉利500 Maranello,之後才被剝皮拆骨,僅僅留下引擎、六前速手動波箱、小部分電氣架構和車架中間的一大部分,再把功力重新調校到十成境界——這些引擎現已按廠方設計意圖完全發揮出485bhp潛力。之後就是圍繞着這些核心機件製作一個剛度最大化、淨重只是略多於1,500kg的蛤殼形碳纖維底盤(比550輕了150kg)。完成品大可以放心交給你相熟的法拉利維修店檢修,從油隔至到現成輪胎的所有配件已盡可能保持簡單明瞭,易於維修。
問題是為甚麼會有人搞出這樣的項目呢?我這時便拿着一杯茶跟世上唯一可以充分解答這個問題的人站在一起。這位仁兄叫Michael Mallock,是RML Group創辦人Ray Mallock的兒子和CEO接班人。「RML由家父成立於1984年,純粹是一盤賽車生意,不過Mallock這個招牌其實可以追溯到三零年代從事特製汽車的我家祖父。在我接手打理這盤生意的最近七年,我們已經從非常專注於賽車運動變成賽車生意僅佔總收入百分之十五的公司。」
Michael的履歷非常豐富,曾經參與的項目包括了Aston Martin再續前緣的型號、麥拿侖Senna GTR、刷新紐布靈電動車圈速紀錄的蔚來EP9,以及好些英國房車賽賽車和蓮花新型Emira GT4。「所以我們的工作相當多樣化。不過幾年之前,我決定與其一直為他人作嫁衣裳,不如試試為自己造點甚麼。」
最初的嘗試是一部1,000bhp前置引擎特級超跑,可是「開發到相當高程度」時,Michael卻意識到「這不是我想做的東西。我不想為求速度感而在B級公路開到時速225公里」。於是他大刀闊斧修改計劃,向Aston DB4 GT、積架XK120、法拉利250 SWB等等「汽車黃金時代」的作品取經。法拉利250 SWB本來就是他一向十分欣賞的汽車,只是礙於天生個頭太大未能舒舒服服安坐其中。他亦好想要一些既可以放心鞭策,又設有CarPlay、冷氣、倒車鏡頭等等現代化裝備的汽車。
我可以證明這部原型車有齊上述特性和裝備,而且Michael把它開出車房時,雖未至於點睇都靚,但在大部分角度下都漂亮到夠你暈得一陣陣。從四十五度角打量車頭和車身輪廓?掂過碌庶。從車尾觀之?尾燈倒是有點像售後貨色,令我想起David Brown Speedback GT(是那種不太好的聯想),正宗「鋼線呤」亦付之闕如。
車廂也有許多討人喜歡的地方,尤其是那個美輪美奐的纖幼軚盤、彷彿跪求你咔嚓咔嚓連環轉檔的開放式閘槽手動波箱,以及那些氣派豪華的棕色皮革。簡潔儀錶和一字排開的按鈕亦深得我心,不過仍然有待畫龍點睛令車廂配件升格為珍玩以證其大有道理開天索價的神來之筆。Singer在這方面便一向做很非常好。
駕駛方面,一字記之曰掂,剛好介乎軟弱無力的古董車和硬似花崗岩的現代超跑之間。換言之硬中有軟,軟中有硬,足以在較高速度下施展流暢步法,就算慢慢跑亦有一種生龍活虎的感覺。所有和手腳有接觸的操縱介面都十分愜意,油門反應爽快俐落,纖幼軚盤和手掌恍如耳鬢廝磨,每次但求過癮疾點油門轉檔時都會給人十分強烈的金屬摩擦感。
這種玩法原本屬於事事比較簡單講究車手投入感多於絕對速度的時代,如今卻經過現代科技的洗禮。煞車效果立竿見影,引擎一開即着,整部車給人十分扎實的感覺,能夠消受某程度的苛待,引擎的高轉咆哮聲足以令你頸背一寒,幹勁足以滿足你任何需要,令我不禁再次暗問一聲街車為何需要500bhp以上馬力。
RML這部SWB既大膽,又精彩,強而有力地闡述了CEO「歌頌駕駛投入感」的開發大綱。我所擔心的是這部車的魔力,有很大部分其實源於供體引擎本身的特性。在此之上的設計和修飾雖然令人回味無窮,但仍有改進空間。因為就這類汽車而言,設計和手工非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可。不過Michael和麾下在這個項目上投入的熱誠倒是毋庸置疑。「這一程好不興奮。我試過用這部車在英國公路跑了幾公里,但它畢竟尚未通過規格認證。我大多在Millbrook一帶的山路試車,所以像這樣走在人多車多的地方,在17-Mile Drive來來回回,在Carmel商場泊車……所造成的場面真的很哄動,令我開車時忍不住露出最燦爛的笑容。」